Python基础-range()函数(定义一段整数范围)

本文阅读 3 分钟
首页 安全分享,WEB安全 正文

range()函数可以定义一段整数范围, 返回一个range类型的可迭代对象( 并非迭代器), 也可以理解为一段左闭右开的整数范围[ start, stop), 常用于循环结构中

 

语法格式

range(start, stop, step)
    start:    计数从start开始, 默认从0开始
    stop:    计数从stop结束,[start,stop)含头不含尾
    step:    步长, 默认为1

返回值类型

range()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一个 range类型的数据, 可以理解为一个'整数列表', 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列表

print('range()函数的数据类型是: %s' % type(range(1, 10)))

img

 

1. 转换列表

range()函数的返回值并非列表类型, 但我们可以使用 list()函数将其转换为列表类型

result = list(range(1, 10))
print(result)

img

 

2. for循环遍历

range()函数常用于循环遍历, 比如定义一个整数范围, 然后遍历这个'整数列表', 获取每一个值

for value in range(1, 10):
    print(value, end=' ')

img

 

3. 传递一个参数

range()函数只传递一个参数的时候, 作用的参数是stop 即 range( stop ), 默认从0开始, 默认步长是1, 返回一段0到stop的整数范围, 即 [ 0, stop ), 含0不含stop

for value in range(10):
    print(value, end=' ')

img

 

4.传递两个参数

range()函数传递两个参数的时候, 作用的参数是 start 和 stop, 即 range( start, stop ), 从start开始计数, 到stop 结束计数, 默认步长是1, 返回一段start 到 stop 的整数范围, 即 [start, stop), 含start, 不含stop

for value in range(1, 10):
    print(value, end=' ')

img

 

5.传递三个参数

range()函数传递三个参数时, 第三个参数将会指定步长, 也就是每次递增的值

for value in range(1, 10, 2):
    print(value, end=' ')

 由结果可知, 每次增加的值是2, 而非以往默认的1

img

 

6. 倒序

通过改变参数开始和结束的值, 可以从大到小遍历, 而不是平时常用的从小到大的顺序, 同时需要指定步长为负数

for value in range(10, 1, -1):
    print(value, end=' ')

 由结果可知, 每次循环的结果都会减1, 而不是往常的加1

img

 

本文为互联网自动采集或经作者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,若侵权下架请联系我们删帖处理!文章出自:https://blog.csdn.net/wangyuxiang946/article/details/120098594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BUUCTF Web [极客大挑战 2019]Knife
« 上一篇 06-24
安全面试之XSS(跨站脚本攻击)
下一篇 » 07-24

发表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

热门文章

标签TAG

最近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